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都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中国有两个译本,较为老的施咸荣版,与较为现代的孙仲旭版。想读这本著作的原因不仅是其闻名远扬(而手边正好有一本),而且是14年孙仲旭先生逝世,在微博上有很多对他翻译这本书的好的评价。可惜到图书馆借阅发现,由于年限已长,书都被下架了。所以只好先读手边这本施咸荣翻译的版本。
说起外文著作的译者,我读书还是颇为注意。网上对施孙两版本各有不同的评价,可以说是两者伯仲之间。就我来说,对于年纪大的施咸荣先生不是特别看好。其一译序全段表现出他对本书的鄙夷看法,以及GC主义观点,这让我十分怀疑译者是怀着一种信仰或者某种观点去翻译一部著作。因为这样会在一些文字段落中,会体现译者的思想,却扭曲了原著的真正含义。其二是对作者和著作影响力的介绍颇为简单,虽然塞林格是位隐士,但这本书有很多传奇故事,例如:
1980年,马克·大卫·查普曼在纽约杀害了“甲壳虫”乐队主唱约翰·列侬。他对外界说,他杀列侬的原因都写在《麦田里的守望者》里了。另一种传说是,记者探监时曾听到他喃喃自语:“我是麦田里的守望者”。他认为他杀的并不是偶像列侬,而是杂志封面人物。也许他认为,任何偶像都必须像塞林格那样远距离启示大众,频频出现在杂志封面未免太庸俗了(像塞林格那样登上一次《时代》封面也许是可以让革命青年接受的)。几个月后,约翰·大卫·欣克利向里根总统开枪,事后在他的旅馆房间里发现了一本《麦田里的守望者》。记者再次将小说与谋杀联系起来,但后来总算有传说表明杀手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影星朱迪·福斯特的青睐。
虽然这些内容是某种负面效果,但是可以说明其本身的一定影响,而是对是错就要看如何理解该书的思想,这些思想施咸荣先生没有做到。其三,主人公霍尔顿满口粗话,张口“他妈的”,闭口“混账”,但是全文“混账”一词反复出现很多次,我十分不解,一些粗话只能翻译成“混账”吗?显然译者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或许译者总是认为这样不对的,而随意翻译)。所以我想有很多人推荐读原文的更多意思,是说原文中的各种俚语更能渲染人物与环境,看来有时间我还要读读原文的。
以一个未成年少年霍尔顿的视角,讲述他的生活,他的内心世界,这是本书的创新点,就像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一样。在我看来,霍尔顿就像一个朋友,他坐着柔软的沙发上,端着咖啡,正在给你讲他的故事,当然事实也是如此。故事不是枯燥乏味的,就是你这个年龄遇到的,女生、酒、性以及各种社会上面临的“真东西”,他和你开玩笑,他和你吹牛逼,他和你幻想各种实物,一位知心朋友就是如此,聊上四五个小时都不累。这里我也思考过为何我们的小孩思维总是很单一,怎么不会像霍尔顿那样,一些奇怪的想法,有些甚至颇为乐趣的比喻,至少我在那个年龄没有这样的想法(过着死一般的生活,非要等到大了后才有时间去思考)。有时想这些想法放在一个孩子上,大家会说,小孩子好好学习,不要乱想;而放在一个思想家的言语中,大家会说,大师明察秋毫,颇有创意,讽刺的很有哲理等等。这里是不是有种霍尔顿所说的“假模假式”的样子呢?虽然自己是这种教育的试验品,但很庆幸能够读到这样的著作,并且认真思考过了。
还记得读《麦》前段的那些日子,总能感觉耳后有个霍尔顿在悄悄说话。那晚洗澡刮胡子,不禁想起了霍尔顿形容斯特拉德莱塔的那段:
那剃刀锈得像块烂铁,沾满了肥泡沫、胡子之类的脏东西。他从来不把剃刀擦干净。他打扮停当以后,外貌倒挺漂亮,可你要是像我一样熟悉他的为人,就知道他私底下原是个邋遢鬼。他之所以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是因为他疯狂地爱着他自己。他自以为是西半球上嘴最漂亮的男子。
我这时暗暗自嘲,这不是说我吗,虽然不全是这样,当然这样是为了一些…随机我就开始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告诉他——确实,就像他就在我面前一样——我这样做为了什么,而不是在做“假模假式”的人等等,希望他能停下他的想法,认真接受我的想法,更怕他说“对不起,我还有事先走了”这样明显是假话的推辞。随后我才发现,自己被自己捉弄了,自己创造了一个霍尔顿,还有一个“假模假式”的自己,然后三个人开始了一场辩论。现在暗暗想起,如果小说能打到这个效果也是令人刮目相看呀,也许这就是《麦》的魅力所在。
有人说霍尔顿是个坏孩子,或者是问题孩子,因为他的“混账”口头禅、不认真学习,抽烟酗酒找妓女等等行为,那些大人们一个巴掌就认定了他的性质。而我却不是这么想的,坏孩子我见过,当然也以我这好孩子的标准评论过,可是现在想,好与坏不能绝对的说。可以说,十几岁这个年龄的孩子有这样的心理,确实是“精神病态”,但霍尔顿最深处的思想没有腐朽,像德国学者汉斯·彭纳特所分析的,他内心有两个世界——个是由阿克莱、斯特拉德莱塔以及妓女孙妮等人所代表的丑陋世界。另一个则是由弟弟艾里、妹妹菲比以及修女等人所代表的纯洁、美好世界。他不仅时刻都在守护着自己那脆弱的美好世界,还是麦田里的守望者,望着无数方向奔跑过来的孩子,抓住他们,不让他们跑向那个丑陋的世界。他是在极力拯救自己,挽救他人。正如“强者自救,圣人他救”一样,可以看出霍尔顿是值得赞扬的。书中的三天,霍尔顿迷失在这两个世界之间,他在寻找“真正的东西”,然而遇到了各种“假模假式”的人与事,他甚至退缩了,他“经过两天的游荡已经筋疲力竭,过马路的时候,每走一步,都似乎在无限下沉,然后他想到了他死去的弟弟艾里。他在心里对艾里说:亲爱的艾里,别让我消失,别让我消失,请别让我消失”,可以看出他守望着的内心世界正一步步崩溃。所以他需要立即见到他的天使妹妹,需要她的拯救。很少有人这样去看待霍尔顿,虽然这个守望者让人们看起来那么不放心,他的各种行为和言语等等,但这时候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他,不要放弃他,不要给他扣上“问题少年”的帽子,我想这就是作者的寓意,我们要像天使一样的妹妹菲芘那样去保护他,拯救他。
对于这些所谓的“坏孩子”,我想起了两部电影《心灵捕手》和《死亡诗社》。孩子不是天生就坏,而是做了不合规矩的事。可是规矩总是对的么,规矩是如何制定呢,规矩满足了什么样人的利益呢,这些问题却很少有人去思考。书和电影中都在讲述要释放孩子的天性,而不是用规矩束缚他们(让我想起了苏格拉底的自然与法律之间的辩论),在这过程中去引导他们走向好的方向,教育就应该如此。
这部书给我的启示目前也许就这些,但是我想一定还有。当然我要时刻保护着我内心的霍尔顿,总能在我耳边告诉我要抓住自己,不要放弃自己天性,不要迷失自己的梦想。
2014.11.03
浙江理工大学
本作品由陈健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