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我思-《1984》

Ideas About 1984

Posted by ChenJian on November 9, 2014

老大哥正在看着你。(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乔治•奥威尔《1984》

1936年以来,我所写的每一部严肃作品,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反对极权主义,支持我所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 ——乔治•奥威尔《我为何写作》

和乔治•奥威尔的《1984》相遇,是在14年春节中的钟味书屋。那时老姐给了我一百元的图书卡,我就在书店里一边查阅着豆瓣评分一边选书,记忆中《1984》旁边就是塞格林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两本都是黄色的封面,在豆瓣上也都是很高的分,可惜最后这两本书都没有选,而是把张爱玲的《白玫瑰与红玫瑰》、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纳入囊中。时隔近一年,《麦》与《1984》也都读过,不枉当初对它们的眷恋。

《1984》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是一部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作者奥威尔在1948年完成这本著作,在1949年出版发行,书里描述了在未来1984年一个极权主义下的社会的形形色色,其中包括社会的基本思想、组成结构以及运行方式。而在1949年发生了几件大事,一是10月7日的德国民主共和国成立,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还包括正处于斯大林主义统治下的苏维埃。《1984》正是预言了即将再次登上历史舞台的极权主义,前面有法西斯纳粹德国,后有朝鲜(21世纪唯一存在的极权主义国家)、苏维埃的斯大林主义、东德的“柏林墙”、以及中国的文革时期。我不禁猜想,是否还会存在那种以追求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国家,如果阅读《1984》的人越多,这种令人窒息呕吐的社会就消失,就会让社会更加民主,更加文明。

政治科学家弗里德里希和布热津斯基认为,极权主义有着以下互六个相互支撑与定义的特征:

详尽地制定指引性的意识形态;2.一党制国家,通常由独裁者领导;3.通过暴力与秘密警察等工具实施国家恐怖主义;4.垄断武器;5.垄断通讯手段;6.通过国家计划实现中央制定的方向并控制经济。

近代以来很多极权主义出现在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中,这些新的意识形态如同一个新的生命体的诞生、生长,甚至壮大,恶劣的生存环境,它不得不制定指引性的思想,甚至一党专制等等不令人信服的手段。在已经消亡的国家中,暴力与秘密警察常常存在,特别是思想的控制,个人崇拜主义的狂热,以及教育的枯燥腐朽,这些失败的例子可以提供一些经验去思考现在的社会。其实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过程中,还是非常成功的,个人认为最为成功的就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在思想即将僵死之际,去接受新的内容,去迎接新的挑战,将国家的注意力转到建设的方向去。当然这会在意识形态中产生一定的不稳定型,然而意识形态只有是动态的才会是活的,党所做的就是将意识形态的核心相对的稳定下来。如果不这么做,非常有可能会出现第二个斯大林,甚至与苏联相似的结果。但是在信息流通上,总感觉开放的力度把握的不是特别恰当。一方面是保护自身的,一方面是接受外来的,在信息(知识,文化,习俗等等)中,如何提取自我的精髓并保留,又如何巧妙地学会他人的内容而去其糟粕,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在这方面日本做的挺不错)。

《1984》在极权主义中形象的描写了两个艺术上的现象,让我读到后颇为感到佩服。一是“中国美术”。苏联的艺术形式强烈影响了其阵营的中国和朝鲜。在新中国建国后,大批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被迫害和打倒,从此艺术领域被彻底的改造成专制的宣传机器。在大跃进,他们画《把大跃进的战鼓敲得更响》、《大跃进万岁》;三年饥荒,他们画《丰产图》和《亩产万斤图》;歌颂毛泽东的画贯穿整个新中国史,文革尤盛。

二是在“建筑学中的极权主义”。极权国家非政治的文化与艺术主题也时常被列入极权主义的范畴。比如英国作家、内科医生、政治评论家西奥多·达尔林普尔曾在纽约《城市杂志》上刊文称,粗野主义的建筑物是极权主义的表现形式,其庞大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具有毁灭温和且更人性化的地方(如庭园)之倾向。在《1984》中,作家乔治·奥威尔将真理部描述成“由白色混凝土构成、数不胜数的阶梯环绕着的三百米高巨大金字塔形建筑。在建筑表面有三句精工刻出来的党的口号:战争是和平,自由是奴役,无知是力量。”;《泰晤士报》专栏作家本·麦金泰尔则称这是“具有先见之明的描述,极权的建筑模式将很快流行于共产主义集团”。另一个建筑中的极权主义范例是圆形监狱——英国哲学家、社会理论家杰里米·边沁在18世纪晚期设计的一种建筑物。其设计概念在于,允许一名警卫看守监狱内的所有囚犯,但由于圆形监狱的特殊结构,囚犯却无法确认他们是否在被监视当中。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在《规训与惩罚》(1975年)中援引了圆形监狱的理论,认为这象征著规训社会(disciplinary societies)及其无处不在的监视与标准化倾向。

很高兴,读完《1984》后会有很多思考,我想奥威尔不仅想反对极权主义,更多就像他自己所说,希望读者能够去思考和理解,去设想一下更美好的民主社会。当然《1984》不只有著名于它的政治寓言,书中温斯顿的内心描写更是吸引人。作为现存极少的人,温斯顿总是在思考当前的社会,日记中记录着各种问题。我认为这种存在的思想,主要来源于他的记忆——关于母亲与妹妹的回忆,促进这些思考是他的梦,让他追寻的是他的过去。在寻找曾经的过程,也是一首歌谣由缺到完整的过程,“橘子与柠檬,吟着圣克莱门特的钟;你欠我三法新,响着圣马丁的铃;几时还我?哼着老贝利的铃;等我阔了,答着肖迪奇的钟;这是亮你床头的蜡烛,那是断你人头的砍刀”(这首歌谣可以去看麦克·莫波格的《橘子与柠檬啊》),温斯顿寻到了圣克莱门特教堂的铁板雕刻画,寻到了爱的天使茱莉亚,寻到了他没有疯狂的真理。然而最后却没有逃出死神的镰刀。

爱的表现在书中有很多。温斯顿与茱莉亚的爱情不用质疑,当他做“罪停”练习过程中,“他突然惊醒,脊背满是汗水,因为他听到自己高叫了出来:‘茱莉亚!茱莉亚!我的爱人!’有一刹那他真的觉得她就站在自己面前。她不但跟他在一起,而且还像穿过他的皮肉,走进了他的身体。就在这一刹那,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像现在那么爱她。他知道她还活着,需要他的帮助”,后来在出狱的一段描写,通过那僵硬异常的腰身,让人读到了绝望,读到了这种社会下的人性。在两位恋人相遇之初有一段对画眉鸟歌唱的描写,“温斯顿一直望着它,态度竟然变得有点虔诚起来。它究竟为谁唱?为什么唱?它既无伴侣,亦无对手,为什么要到这孤独的林边来浪费自己的歌声?”同样,温斯顿对自己的梦也让读者很痴迷,那些零碎的却珍贵的记忆,那里面有温斯顿的过去,有他的母亲和妹妹,更有他的希望。“这梦境到现在还异常鲜明,尤其难忘的是母亲环抱着孩子、呵护孩子的手势,似乎包含了这个梦的全部意义”。

作者巧妙在于每一样事物的出现都具有一定的意义,然后通过联想,像一条线一样将每个事物、每个人物以及每个记忆都串起来,随后去寻找这些内在的意义。《1984》里面内在的意义就是在极权主义下人们内在的原始的疯狂的人性,人们之间的感情与爱,无所畏惧的自由,而不是一切约束我们的枷锁。

即使我们依旧带着镣铐,但我们还要去跳舞,永远的跳下去。

浙江理工大学

P.S. 今天正是柏林墙倒塌25周年~太巧了!~

P.S. 本文原名”与镣铐同舞”(Dancing With Shackle)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本作品由陈健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