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我思-《安娜·卡列尼娜》

Ideas About Anna Karenina

Posted by ChenJian on August 9, 2015

伟大作品的不朽,不仅是诞生之初的广泛深刻的影响力,或者完美细腻的艺术价值,而是因为它本身更接近真正的美,更能体现神的存在。 ——题记

小时候上语文课接触过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但可惜年少无知,如今便毫无印象。庆幸能在25岁拜读这位大师的《安娜·卡列尼娜》,能在有知的时间认真阅读,能在读完后写下我的感受,不是遗憾。这本蓝色的经典译林是在三堰的一家不太熟悉的书店遇到的,还记得那天姐姐带我去挑书,走上一个狭窄楼梯,来到二楼便是书店全部,面积不大人很多,显得稍稍拥挤。随后的挑书过程中,由于本人对书的译者和出版社极为挑剔,挑了半天仍没有猎物。在准备离开的时候,书店的拐角处,遇到了这本蓝色封面的《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译林很让人放心,草婴翻译是对的选择,而且只剩下这一本了(由于封面右边有两处刮伤,我询问工作人员还有没有其他没拆封的书,从而得知),我觉得这是种缘分,多花了一元将她收藏于囊下。这一切都很值,并且令人快乐与幸福。

整本书是由两条主线组成:一条是安娜与伏伦斯基,和卡列文三者。着重描写安娜,例如安娜的表情、言语、行为、服饰,更多的是后期部分中的内心活动(据说安娜死前的心理独白,是十九世纪最精彩的心理描写)。给读者一个理想爱情主义者,在现实的压迫逼近中,最后走上死亡。可以说这种结局,是一个正确的完美的而且是唯一的结局,如果不死,反而会抹去安娜在读者心中的纯洁性与圣神感。安娜的爱情,随着《安娜·卡列尼娜》的出版,在当时的沙皇统治末期是一种轰动,就像一个外表精美,装饰耀眼的俄罗斯套娃,人们在打开一个又一个后,惊讶的发现,令全部观众忘记曾经触碰过的精美外面(就像辉煌的沙皇宫殿,就像一次次精美的舞会,就像爵士夫人们身上的服装等等)的内核,那就是安娜的爱情。它发出一道光,照亮了一切,让一切都不再存在,然后再消失,然后一切都变成了灰暗色。我想,伟大的爱情就是这样的,至纯至高的热情无法维持多久,消耗大量的能量,它必须要消亡,这是道理同是规律。整条线路,挡在安娜面前的是道德、宗教、舆论、亲情(儿子)和法律等,她可以抛弃这些,的确她也抛弃了所有,但最后仍然是要选择死。有人分析到安娜是一个新世纪自由思想的女性,她问题在于依然依靠丈夫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借于儿子的接口,丝短藕不断。当然这个分析有道理,因为在文中前段很容易看到安娜的内心描写,并且在卡列宁的语言中,令很多现代的独立人都厌弃安娜(虽然现代女性更多的是独立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仍然有很多女性依然是依靠男性以及这种法律制定的夫妻关系苟活于世),甚至到了安娜快死前,这种影响依然存在。

但是,本人认为,从后期安娜准备回乡下,到安娜投火车而死之间,这个阶段是个完美的空白,是个可以拯救安娜的时间段(细想,安娜或许不死,也有一定道理,但条件太难),是个短暂珍贵却难以抓住的一刹那。因为安娜抛弃了曾经的所有,她只要爱情。然而此时的安娜:

  1. 生理问题。处于神经崩溃,我认为是由于吗啡摄入量过多或者次数过平凡;
  2. 精神问题。自身的幻想太严重,我认为是由于自身生活圈的封闭;
  3. 需求问题。最后还有她对爱情的需求(同时质量和数量上的需求),是难以得到满足。

这三点就像一根弦紧绷着,稍微不好的处理,一碰就“啪”的断裂了。而这所有,从开始到结束的所有,都与伏伦斯基有关。这个人物,托尔斯泰有所描写,但是量很少。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伏伦斯基本人,他不是安娜一类的人,即使他与安娜相爱,并且为此付出了很多。但他是一名封建时期的男性,他不能像安娜那样天天呆在家中,他是个社会人,这些让他受到了太多的影响与诱惑。如果他像安娜一样,抛弃一切,住在乡村,他们还是很幸福的,或者是幸福的更久些。在后期两者情感的变化,可以看出不是安娜一方的问题,也有很多问题出于伏伦斯基,从而错过了前面所说的这个时间段。而结局就是安娜死后,伏伦斯基赴战场献死,就像他那场赛马,比赛前多么挚爱他的骏马,而在成功变失败的那一刹那,头也不转的拔出手枪,将躺在地上挣扎的它杀死。伏伦斯基是杀死那匹马的人,也是那匹马。(关于伏伦斯基赛马这一段,是托尔斯泰集中描写伏伦斯基的,我觉得这段不只是安娜与卡列文公开决裂的缘由,更是暗示伏伦斯基的一生。哈哈,突然有种读《红楼梦》的感觉)总的来分析,安娜的死,部分上可以怪罪到伏伦斯基,而更深入的看,便是当时那个社会的错误。是社会影响了人,而人们做出了选择,所有《安娜·卡列尼娜也是一本写实作品。

另一条主线便是列文和吉娣。这是一条幸福的主线,虽然过程坎坷,但相对于他们的幸福,人们早就忘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了。这条线主要的就是列文的内心思考与成长,从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托尔斯泰本人的思想与内心。现代人理解列文,我觉得会有种情切感,不仅思想上和行动上,更民主(即使有些思想不赞同)更友好,对爱情的纯真的追求。从列文身上,可以看到,沙皇末期的那种“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改革,一个新式的改良的大地主。

列文更吸引我的是他对宗教的理解。整本书中,卡列文的教条般的宗教思想令人厌烦,可以看出一个人对宗教的过分依赖,会逐渐的将美好的东西扭曲与歪解,而这宗教反馈过来的便是错误的邪恶的。然而像列文,一个本身不信仰宗教的人,在关键时刻无可奈何的时候,在不自主的祈祷上帝,不能说列文虚假或者上帝是假的。我认为,在这一刻,上帝是真的存在,他帮助列文度过了这无可奈何,无能为力的一秒,他使他内心有一种东西,而不是虚空的,所以此时的上帝是美好的。但实际中,我们遇到问题,更应该靠自己,“上帝只救自救之人”。

这两条主线并不是独立的,有太多的迹象,可以看到两者的联系,就像两条袖子能在同一件衣服上一样。连接两者的针线便是开场第一个人物——奥勃朗斯基。我们可以自己推断,这样的“桥”必须是个什么样的呢。

  1. 有人物角色关系的。他是安娜的哥哥,是列文之妻吉娣的姐夫;
  2. 此人物性格开朗圆滑的。他的出场能带动故事的发展,并且能控制场景的气氛。如果是一个脾气败坏的,那每一场景都是场争吵;
  3. 事务繁忙,交际圈大。可以看出很多故事的描写都是奥勃朗斯基的事务的衍生,而交际圈中几乎都很熟悉;
  4. 这个人物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自己要有问题。故事中不能总要求他去解决别人的问题,有时也需别人来解决他的问题,例如开始安娜的劝告之旅(讲到这一点,就想起作品开头——“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很有嘲笑风味)。当然在全部的150个人物中,还有很多连接点,他们就像织网中的每个节点,完成了整个演出。

所有的感触就写到这吧,很喜欢这本书。

浙江理工大学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本作品由陈健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